典型的就是钟薛高,直接价格暴击,动辄十几块二十块,最贵的甚至要卖到六十块以上,普通人一天的饭钱都出去了。有人说这是钟薛高的反向营销策略,因为钟薛高的创始人本身就是营销高手。互联网时代,不怕被人黑,黑粉也是粉;最怕没人关注,没有流量。很多人甚至拿食品安全说事儿,烈日晒不化,烧烤烤不化,指定有什么毛病。其实食品安全这一块,我相信钟薛高是没有问题的,它卖得这么贵,没必要在底线问题上冒险抠成本。但你说值不值那个价,那就仁者见仁,我的看法是没必要为品牌支付太高的溢价。相比其他平价的雪糕品牌,钟薛高的口感体验还没达到像它的价格那样能翻个几倍的程度。况且你卖这么贵就算了,大家最反感的,是钟薛高与平价雪糕混在一起卖,不明码标价。现在走进便利店和超市,已经吃不到什么便宜的雪糕了,基本都在5块以上。二十年前的雪糕是五毛,后来贵的是1块,后来是3块,现在便宜的是5块,贵的就没价了,这可以说是雪糕界的通货膨胀。
很有意思的是,大家能忍受贵了几十倍的房价,却对贵了几倍的雪糕不能忍。
2015年上海的社会平均工资是5939元,2021年是11396元,意味着你从2015年到现在工资没有翻倍,就是实质上降薪了。
有人说这个平均工资没有意义,你要看中位数,都是被那些高收入的人平均了。其实很有意义,因为平均工资翻倍,意味着整个上海的购买力都翻倍了。
昨天6月份的经济数据公布,m2余额258.15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4%;社融5.17万亿元,创下历史同期(每年6月)的新高,比上年同期多增1.47万亿元,与今年5月的2.79万亿相比,将近翻番。人民币贷款增加2.81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增加6867亿元。很多人看看1万多的平均工资,再看看自己的收入,明显感觉是被平均了。因为上海的高收入群体越来越多,与普通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,这也是刚需房跑不赢改善房的一大原因。上海通过落户政策,吸引来一大批的学历高(硕士)、家底好(留学生)的人才。而高房价和高房租让一群低收入的人慢慢离开上海,所以上海整体的人口素质、人均收入越来越高。人口素质提升,产业结构也越来越高精尖,这种情况下人均工资必然会大幅提升。
这也让上海的房价、房租、物价水涨船高,服务业的成本也越来越贵。所以不止雪糕越来越贵,蔬菜水果、理发按摩也越来越贵,现在出去理个发,基本都要50块了。普通人其实是很难对抗通胀的,因为温和通胀本身就是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。通胀才能刺激大家生产劳动消费,否则都把钱存起来,经济不就不运转了嘛。20块钱10年前可以吃两碗兰州拉面,现在只能吃一碗。
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苦哈哈地生活,压榨消费,拼命攒面积;后来意识到,生活舒适也很重要,两者兼顾均衡才是真正的智者。然而能对抗通胀的核心资产的门槛是在不断抬高的,茅台一手要20万,能保值增值的房子也越来越贵,越来越少。第一个可以负债,这个负债还可以加杠杆;第二是能拥抱中国最好的核心资产。楼市里赚的钱来自于好几块,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货币宽松,赚负债稀释的钱。大部分贷款买房的人都能吃到,少数财技高超的人,利用更高负债赚到超额回报。一个人通过贷款买房,可以把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做得很大。随着通货膨胀,房产在增值,负债却被锁定,个人的财富就这么出来了。十几年前上海一套200万的房子,100万的贷款,负债压力弄到心里忐忑不安。今天再看一眼,房子1600万,贷款还剩几十万,一不小心就赚了1000多万。正所谓全款买房打平通胀,贷款买房掘金通胀,就是这个意思。别看上海房价这些年涨这么猛,其实也就是个与M2齐平的水平:
2000年,上海的新房均价是3300元/㎡,广义货币M2是13万亿人民币。当下,M2是258万亿人民币,增加了近20倍。上海新房均价是7万/㎡,增长21倍。当然,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下半场,随便买套房就能跑赢通胀很难了。
未来能跑赢通胀的就两类房子,一线城市的好房子和二线城市核心区的好房子。因为只有这两类房子是稀缺的,其他的房子,抱着消费的心态去买,更好一点。回到前面说的,为什么大家能忍受几十倍的房价,却忍受不了几倍的雪糕呢?
而且,人们对于粮食、蔬菜、猪肉这类“商品”的价格是极为敏感的,所以有时候水流到楼市是好事,流到别的地方就要出问题了。随着我国GDP总量的越发庞大,经济增速放缓是不可避免的,M2增速也要换挡,但长期宽松依然是硬道理。我们认为,未来十年,M2(一线城市房价)增速保持年均6-8%是一个合理的估计。絮絮叨叨这么多,还是想告诉大家,努力奋斗,拥抱核心资产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